本文作者:cysgjj

诗经 艺术作品,诗经艺术作品

cysgjj 01-01 20
诗经 艺术作品,诗经艺术作品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诗经 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诗经 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诗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份?《诗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诗经 艺术作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诗经 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诗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份?
  2. 《诗经》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3. 诗经从艺术手法上可分为哪三大类?
  4. 诗经的主要艺术特征?

诗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份?

风、雅、颂。 国风价值最高。 详细如下: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诗经 艺术作品,诗经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②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的主要艺术特点什么

1)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3)《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4)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 艺术作品,诗经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经从艺术手法上可分为哪三大类?

《诗经》从艺术手法上可分为赋、比、兴三大类。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卫风·氓》中以“赋”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从初恋、结婚到被弃的经过,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她们内心世界的哀怨与愤懑。
比是运用比喻的方法,托物言志,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邶风·新台》中以“比”的手法,把卫宣公强占儿媳的行径比作臭老鼠,对丑恶的剥削阶级行径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如《周南·关雎》中以“兴”的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的咏叹,写出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倾慕之情。
这三种手法常常交相使用,互相补充,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

诗经的主要艺术特征?

(1)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 艺术作品,诗经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4)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nbsp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诗经 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诗经 艺术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64332.html发布于 01-01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