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艺术作品,故乡艺术作品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故乡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故乡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间艺术?
我的家乡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例如,武夷山有许多山歌民谣,还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五夫的龙鱼戏,枫坡的拔烛桥,十番锣鼓,等等。以上仅供参考。
家乡的民间艺术名称以及它的由来?
莱芜渔鼓,又称道筒、竹琴,起源于唐代。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始称渔鼓。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100—110厘米,鼓面直径约7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鱼皮、蟒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的一种乐器。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音声相配。它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宋明清时期逐渐兴盛发展起来,几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借月光再看看我的家乡是艺术歌曲吗?
《歌在风中》之二《借月光再看看我的家乡》
“月儿弯弯挂在天上,借月光再看看我的家乡……”
月光下,一排排白杨树挺立,风吹田野,黑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然而,在这宁静祥和的夜晚,十五岁的刘胡兰就要去前线,面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亲切那么不舍,于是,一段深情优美流畅的唱段诞生了。
这是1954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创作的第二版歌剧《刘胡兰》里的一段,郭兰英主演刘胡兰。
第一版歌剧《刘胡兰》由战斗剧社集体创作于1948年,魏风,刘莲池编剧并主演。这版歌剧留下了《数九寒天下大雪》这一经典唱腔。
七十年代末,海政歌剧团重排《刘胡兰》,这也是第三版歌剧《刘胡兰》,李默主演刘胡兰。
《借月光再看看我的家乡》,三段式音乐结构,首尾两节,借景抒情,表现刘胡兰浓浓的家乡情怀,长线条的旋律优美舒展,具有典型的民歌风情。中间部分,回顾成长经历,抒发革命情怀和斗争精神。整首歌曲,开合有度,非常打动人心。
四十年过去了,这首歌也很少有人演唱了,但是,经典却永远在风中歌唱着……
松溪县为何被称为版画艺术之乡?
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边陲,因河两岸长满青松而得名。该县东西部与浙江的龙泉市、庆元县交界。全县总面积为1043平方公里,设有六乡三镇,人口16万。松溪县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近年来,松溪的文化工作以松溪版画院和民间版画协会为阵地,狠抓民间版画艺术的继承和挖掘工作,开创民间版画工作新局面,推进松溪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
松溪版画起步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社会体制转型和市场经济兴起之时,老一辈版画家给松溪群众版画创作活动播下火种。百余位成人创作队伍和千余名爱好者组成创作队伍,以闽北生活为创作题材,以黑白木刻、绝版套色木刻为主要技法,刀笔下的农舍一角、村头小景、菇场、老窑、丰收板栗等等,朴素自然。松溪县民间版画已成为该县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浓郁的乡土芬芳和时代气息。
松溪民间版画院和民间版画协会,***取“请进来、送上去、走出去、常下去”的办法,不断提高作者的创作水平。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题材丰富、版种多样、构图讲究、手法新颖、刻作精致、拓印细腻、充分反映实践生活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版画艺术精品。全县现有作品1000余件,其中5件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并均获奖,1件被省文化厅选送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的评选,3件作品在福建省第三届书画节上参展,21件作品入选全省农民画展。全县每季度举办一期版画作品展览,每年出版一本版画作品选集,全县现有版画爱好者近3000人。2000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
(海峡网 心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故乡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故乡艺术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62786.html发布于 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