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利维亚艺术作品,玻利维亚艺术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玻利维亚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玻利维亚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第安著名乐器?
印第安土着乐器是美洲原住民族文化遗产 的瑰宝,它凝聚着印第安人的无穷智慧和艺术。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着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着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类似埙)等吹奏乐器,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
管乐器中,最流行的是竖笛,用竹、芦或粘土焙制,还有排箫、鼻笛等。印第安排箫,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在玻利维亚叫西克斯箫。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印第安人的打击乐器尤其丰富多彩。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果壳可用作刮响器,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
印第安人通常赋予他们的笛和鼓以人性,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例如,马拉卡斯是阴,吉伊洛是阳。
巴拿马的古那印第安人有两种托洛笛,其中只有一孔是阳笛,四孔是阴笛。在中、南美洲被欧洲人征服后的头几个世纪里,教会把印第安人的鼓和笛视作异教的乐器而禁止使用,但是无效。
土著音乐依然保存了下来,最后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进入教堂。
界河土豆来历?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它既是粮食,又是蔬菜,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初,马铃薯受到人们的青睐不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而是它那妖娆的枝叶和它艳丽的花朵。人类栽培马铃薯的时间已很久远,但它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仅仅有400年历史。
公元1536年,继哥伦布接踵到达新大陆的西班牙探险队员,在哥仑比亚的苏洛科达村最先发现了马铃薯。考古学家认为:南美洲秘鲁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沿岸以及玻利维亚等地,都是马铃薯的故乡。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刚刚创立农业的时候起,印第安人就在这里用木棒松土种植马铃薯了。
近***古学家在靠近秘鲁利马的奇卡盆地发掘出的马铃薯残枝和块茎,碳14测定距今8000年。在秘鲁中部山区发掘出一具专供祭祀用的镶嵌有马铃薯图案的陶缸,从陶器艺术风格推断,应属于穆卡、智姆和印加时期文化艺术,佐证马铃薯在南美洲栽培的时期,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480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玻利维亚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玻利维亚艺术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62337.html发布于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