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认为甲骨文为起源?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文字,但它不是最早的汉字。甲骨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篆刻作品。
甲骨文是我国的书法起源,因为它具备了书法艺术的用笔、结构和章法的三要素。单字结构严谨、端庄、匀称,笔画瘦硬劲挺。在使用工具上,是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笔画较细,且多方折。甲骨文布局自然率意而疏密有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均有呼应。有的横看成行,纵看成列,方正严谨;有的纵无行,横无列,纵横交错,浑然一体。其突出特点,做到了概括化、形象化。在表意的同时,也具有了美感。
甲骨文的起源与演变?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法的演变与发展从最初的图画、象形性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篆书及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相对完善和基本定型,书法艺术从而开始了浑然有序的发展。
甲骨文 ( 远古幽冥 神游天地)
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已具备了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
名称: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时代:商朝时期的一种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的特征?
(1)甲骨文的结构:图画性比较强,彰显实物的形象特征,有类似于象形文字。但是其笔画的顺序正反等缺少统一。
(2)甲骨文的会意字,着重偏旁,只有组合起来才可以看明白,重要的是不注重组合和固定,也就是说把相同的偏旁或者字组合而成形成新的字或含义,从而导致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同一个字可能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写法。
(3)关于甲骨文的形体:主要以实物形象的描绘居多,因此有的字笔画极少,有的笔画极多,字的大小也不完全一样。
(4)甲骨文的行款,有竖着写有横着写,也有从右往左,也有从左往右,没有标准缺乏定格。
(5)甲骨文的刻画方法:因刻制在兽骨或者龟甲,受材料之地影响,软硬不同,刻制难易程度不同,从而甲骨文的笔画粗细也没有定数,因为是刀刻,所以遗留的甲骨文主要以方笔为主,有锐有钝。
尽管甲骨文在某些意义上不具备对称稳定的布局,大小不协调参差错落,但是严格而论,中国书法就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它已经具备书法中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同时,其中的线条,结构和章法等三个书法要求的关键要素已经具备。所以,综上而论,甲骨文的问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
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的特点涵盖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和构形特点两个方面,字形特点是指它作为文字整体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字形态(包括其他类型的古文字、今文字,乃至于其他民族的文字)的特点,而构形特点这是指构成某个具体的甲骨文字构件的组合特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甲骨文是艺术作品吗为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8072.html发布于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