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地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已失传的技艺之柴窑?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
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
柴窑是五代周显德初年所烧,出自当时的北地河南郑州。那里本来就适合做陶器,又因为当时世宗姓柴,故名。当时亦称御窑,从宋超开始便叫柴窑。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但底部大多多粗黄土色。
唐氏《肆考》说,柴窑起于汴,相传在设计这个瓷器的时候,世宗要求道:“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今论窑器者,一定会提到“柴汝官哥定”这几个窑。然而柴窑已经消失很久了。即使得到了残器碎片,制为冠饰、绦环、玩具,亦足珍贵。世传柴瓷片,“宝莹射目,光可却矢。宝莹则有之,却矢未必然,盖难得而重言之也。”
十五国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十五国风 ,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谣。《国风》是《诗经》 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甘肃的历史名人有那些?
甘肃历史名人
王符(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今甘肃镇原)人
赵壹(文学家)(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著名辞斌家 姜维(三国时蜀国将领)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
皇甫谧 (魏晋著名学者,医学家)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
傅玄(魏晋时期著名学者)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 索靖(晋代著名书法家)敦煌龙勒(今敦煌阳关一带)人
张芝(东汉大书法家)(今甘肃安西县东)人 李广(西汉“飞将军”)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
河南是文物大省,最有名的文物是什么?
我是河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去过三次河南博物院,也去过安阳甲骨文博物馆。若说河南最好的文物,不保存在河南,而保在北京,那就是有甲骨文的甲骨,和城阳城青铜编钟。
可以说,所有文物都比不上甲骨文,所有古墓甚至秦始皇陵,都比不上殷商帝王墓之重要性。“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工程。断代工程确定了西周建国于前1076年,进而推断商、夏的大约年份。探源工程至今无法找到夏朝都城,“夏都二里头遗址”仍有许多反对意见。良渚遗址、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无法准确定位是哪位帝王都城,夏朝文字不现,故国外史学家只承认中国文明始于商一一这得益于甲骨文及殷墟古墓***现、发掘。甲骨文将外国人承认的中华文明推了500年,进而使国人自信中华文明始于黄帝,足有5000年历史。
文明始于青铜器时代,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只能称“文化”,如中原裴李岗文化、仰韵文化、龙山文化。新石嚣时代主要文物是石器、玉器、骨器、陶器,以陶器量最大,也最珍贵一一因为陶器上的图形、符号及最早的文字。代表青铜器最高水平的是编钟。1957年在信阳城阳城一号墓出土的编钟曾号称“中华第一钟”,其演奏的乐曲被“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
如果要选出三件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我选择:第一贾湖骨笛,第二杜岭铜鼎,第三云纹铜禁。
贾湖骨笛距今8千多年,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出土乐器。杜岭铜鼎是郑州商城出土的大方鼎,年代较后母戊鼎早得多。云纹铜禁是古代冰箱,是除编钟外,代表青铜器最高铸造工艺水平的青铜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郑州北地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7892.html发布于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