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舞魅艺术交流中心,镇江舞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镇江舞魅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镇江舞魅艺术交流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看待宋代诗词大家姜夔的一生?
姜夔姜白石,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官,经常傍门依户,给达官贵人们做清客,到处骗吃骗喝,风骨一点也没有,十足的“二奶型”人格。他自号“白石老仙”,听起来像是不染俗尘的圣洁之人,其实和林逋之类的真隐士比起来,有云泥之别。
姜曾在一篇自叙中大谈认识好多名人,诸如范成大、杨万里、朱熹、辛弃疾等,大谈这些名人是怎么夸自己的,还列举了什么江陵杨公、南州张公等一大批“赏识”他的人,其实人家“稼轩辛公”(辛疾弃)根本不鸟他这个姜穷酸,当时姜看到辛弃疾写出那篇闻名天下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之后,就急忙和了一首送了过去,但是辛弃疾一点也不喜欢姜的猥琐作派,根本没理他。
范成大当时非常有钱,又喜欢种梅花,姜夔于是百般巴结,写了《暗香》《疏影》等词,博得其欢心后,不但送了他大把的银钱,还把一个叫小红的歌妓赠给了他,乐得姜夔又膨胀了一番:“小红低唱我吹箫”。。什么?哪位童鞋说不对,应该是小红吹箫?哼,你们这些不纯洁的人啊!
但是,受人救济只能得益一时,长久下来,姜夔还是穷光蛋,小红也离开了他,改嫁别人,后人有诗“所幸小红方嫁了”,看来小红也看透了姜夔没什么出息的。
姜夔后来认识了宋朝有名了两个富三代--张鎡和张鉴,他们特有钱,家里光歌姬舞妓就上百人,每天晚上都和开综艺晚会似的,据老姜说,他们买个功名给他,又想把一大块良田转让给他,但后来都没真正实行,二张就死了,姜夔重新过起了穷日子,在文章中诉苦说:“张平甫去世了,我茫然没有倚靠了!”
姜白石曾经向朝廷献乐谱,想进太常寺(主管礼乐的部门)工作,但是没有通过面试,因为他连瑟也不认识,却闭门造车,写了本《琴瑟考古图》,然后在和考官对答中,又透了马脚,他连《论语》中的“语曰鼓瑟希”的含义也理解歪了,认为这句话是说鼓瑟很少见,其实是鼓瑟的声音渐歇的意思,于是姜白石彻底栽了。
所以,姜夔最后穷困中死去了,丧葬费也是靠宰相吴潜赞助的。他的一生,是依附权贵的一生,是傍大款的一生,王国维先生就对他很厌恶,说:“姜白石如王衍一样,嘴里不谈钱,***清高,其实私下里全是自己的小算盘!这就是他最让人讨厌的地方。”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人。
他一生怀才不遇飘游四方,但他自命清高,笑傲江湖,与一般平庸的闲骚文人墨客 迥然不同。他的《点絳唇》,《庆宫春》,《琵琶仙》《长亭怨慢》,《一萼红》等多首词的写法和创意,都是别具匠心,风格各异。他的写词风格清幽峭拔,用江西派的瘦硬之风,挽周柳派的软媚,忽又以委婉富情救豪放派末流的粗豪,在宋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影响頗深,享誉词坛。
先给姜夔其人和其词作特点定性:中国最典型的清客词人,非南宋的姜夔莫属。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文人官吏多有交往,多有在生活上依靠官吏的清客,也不乏依附权门,不但“帮闲”而且“帮凶”的人物,如南宋的廖莹中等。在众多的清客文人中,最典型的清客词人当属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应试不第,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精通音律,擅长书画。得杨万里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范成大、张鉴等名公巨卿往来。他早年往来长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间,金人几度南侵在江淮间留下的残破景象曾引起他的“黍离之悲”,写出较有现实内容的《扬州慢》词。但中年以后,他长住杭州,除晚年曾一度到过徐州、温州外,踪迹不出太湖流域。这一带在南宋中叶以后封建经济发展得较好,他所经常来往并依靠他们生活的范成大、张鉴二家又都有园林之胜、声伎之娱。这样,他对江湖游士的生活逐渐厌倦,而豪门清客的色彩却越来越浓厚了。他在范成大的玉雪坡赏雪观梅,《暗香》中有“授简征新声”的描述,在张鉴的玉照堂“欢饮浩歌,穷昼夜忘去”,这在戴表元《剡源文集·牡丹宴席诗序》中也有介绍。他耿介清高,极富才情,是典型的以清贫自守的布衣游士。
《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了姜夔的词作八十七首,并保存了他自度曲十七首的旁谱。
姜夔的《白石词》,绝大多数是纪游与咏物之作。在这些作品里偶然也流露他对于时事的感慨,反映了南宋偏安、中原残破的内容,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息,但其最主要的内容是抒发流落江湖的感受和情场的失意。姜夔在词风方面有意学周邦彦,而又有所变化。他讲究音律,能自谱新曲,音调谐婉;琢字精细,造语雅丽,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靡;喜用典用事,蕴藉含蓄,韵味深长,色泽素淡幽远,秀洁醇雅,使其词在艺术美方面与周邦彦词有相近之处。但姜夔试图以清刚笔调纠正婉约派的柔媚无力,故其词的题材虽多不出婉约派传统,但其词却风神潇洒,有一股隽雅峭拔之气,是典型的婉约派词,而又别具一格。
南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张俊的六世孙张炎在《词源》中用“清空”“骚雅”来总评白石词。“清空”与“骚雅”互有关联。张炎曾用“古雅峭拔”来解释“清空”,认为姜夔作词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能寓意见志,有空灵之意趣。如名作《暗香》,即以清刚笔调写出高士的孤高雅洁和寂寞情怀。白石词在精于音律和避俗求雅方面多取法于周邦彦,而在清刚疏岩方面,又与辛弃疾气息相 通。他用健笔写柔情,以江西诗的瘦硬传统救婉约词之软媚。他既重声律技巧,又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思想情致,既不同于婉约词的偏于阴柔,也有别于豪放词的过于阳刚,而是刚柔相济,于豪放、婉约之外,另创清雅一派。
不过姜夔的词亦有不足之处,如用典太多,雕琢太过,使词含蓄有余,明快不足,部分词旨意晦涩,令人费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他的词:“白石写景之作,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姜夔创作态度认真,注重艺术追求,对南宋后期的骚雅派和清代浙派词人均有很大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镇江舞魅艺术交流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镇江舞魅艺术交流中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5638.html发布于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