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方放介绍?
- 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 日本江户时代书法家狩谷望之的楷书《稻川墓銘》并篆额书法写的如何?
- 日本人所推崇的三雅道『香道』『茶道』『花道』果真是日本的吗?
- 1000年前的日本书法,写的如何?
方放介绍?
方放,1***3年出生于新疆阿勒泰;1993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西班牙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办古典吉他[url]塞戈维亚中心,师从世界著名吉他艺术家教育家陈志教授(中国广播吉他乐团团长、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外教卡比亚(西班牙塞戈维亚音乐学院院长)。 1994年于北京国际艺苑举行音乐会;11月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艺术指导;年底参加文化部、广电部组团的中日吉他艺术交流团,赴日进行演出交流。 1995年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 1996年在首都高校举办巡回音乐会,被清华大学爱乐协会聘为艺术指导。
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唐朝,国家开放,与国外往来,派唐三藏到印度取真经,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丝绸之路,保护了古代与西方往来贸易的路上之路,沿海开放也与世界其它国家往来交流贸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放发达的中国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历史舞台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跟世界互通有无,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输出,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榜样
日本江户时代书法家狩谷望之的楷书《稻川墓銘》并篆额书法写的如何?
狩谷望之1775~1835年,相当于大清中晚时期,是日本著名的书法家,就楷书《稻川墓铭》书法来说,作者追求质朴的天性、淡泊的心境,和谐、精湛、畅达的书风,客观的反映了现实的审美特质。就楷书字体而言,具柳的韵味,笔法挺拔、字体端庄、骨硬气刚,自成风格,从而奠定了点画美、结体美、章法美、意象美等给人留下了书法艺术美的感受。
日本江户时代书法家狩谷望之的楷书《稻Ill墓铭》并篆额书法写的如何?
狩谷望之,日本书法家,所处年代大约是中国清朝嘉庆与道光年间,熟悉中国儒家文化,善中国书法,写楷书,从以上笔墨楷则算是时值大兴的馆阁体,帖学的妍美与遒劲。字迹工整,结体端庄秀丽,其篆额以线篆形式书写,也具古朴典雅。
从笔意欣赏,具有很高的书墨飘逸貌状,日本很对学者对中国的书法自从唐朝就有了崇拜和临习,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并且出现了颇多的书艺高水平书法家。
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儒家思想,还有书法艺术,对日本影响深远,至今依然唯一国家使用中国汉字,可见汉字影响日本久远而时至今日。现在日本的汉字学依然蔚然,称书法为书道。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上升到了“道”之思想意识。不仅仅是艺术的形态,而是充满了人文追求的崇高道义层面。
由此从狩谷望之的《墓铭》书墨,体验感受书写的虔诚而一丝不苟的书之精神。也是一个书家应有的恪守法度,不游离法外之野俗,别有的字格存焉,其字藻丽,楷法精确,笔画均匀,朴质不拘谨,有魏晋风度。达及遒劲有古法。
从中学习欣赏之余,尚有感叹,当今学书者望之,何有不戚戚之静心于习临焉,燥气不可存矣。
日本人所推崇的三雅道『香道』『茶道』『花道』果真是日本的吗?
题主好,日本的“三雅道”恬生有所耳闻。由于恬生做沉香多年,对其他二道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这香道跟题主聊聊。
先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香道?
香道是什么
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适、安详的气氛。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香道在日本的运用
日本的香文化是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香道是以“乐香”为基本的艺道,与茶道、花道一起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
香道在中国的历史
华夏文明自上古起,就有熏燎祭祀的传统,宋代丁谓《天香传》中有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最晚至魏晋,熏香已成为[_a***_]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学香或者获取更多香学资料,请搜索每天懂点香学。唐宋以来,随着外来香料的大量输入,逐渐形成了以文人为主导的用香文化,各种香具、香料、香谱、香仪都日趋完善,并留下了诸多关于香事的诗词歌赋。
香道在中国的现状
由于清代以后,军阀混战和外敌入侵,国家动荡,民生艰难导致香道在我国逐渐式微。反倒是隔岸的日本保留了下来。近几十年来,通过各方香友的努力,香文化逐渐复兴,为表示与日本“香道”有所区别,我们将品香活动称为“香席”。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虽然我们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但终究我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
沉香咨询和鉴定,请关注恬生头条号:每天懂点香学
还有香友必备的《香学会典》赠送哦!
本人因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机会,去日本京都体验过日本的“茶道”、“花道”也叫插画,在每次表演前,日本老师都会说“茶道”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日本的,讲插花时,会解释说,插花源于给佛献花(也就是用鲜花供佛),也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关于“香道”嘛,由于本人不了解,所以不能解释。
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茶传入日本,并渐渐在僧侣、宫廷贵族中传播并流行,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的饮茶法相同。镰仓时代荣西禅师撰写了《吃茶养身记》,这是日本第一本茶书。15世纪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独特的草庵茶,茶在日本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16世纪千利休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进一步深化。
日本的香文化源于中国,鉴真东渡时就带有大量香料。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礼仪。至平安时代,香在贵族间流行,焚香熏衣,还有鉴别香的游戏。到了镰仓、室町时代,香的枯淡幽远的意境受到武士阶层的推崇。贵族学者三条西实隆和将军近臣志野宗信的推动,香道最终成为东山文化中与茶道、花道并列的雅道。
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时,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也一起传到日本。17 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象征整个宇宙。在江户时代,花道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象征着天、地、人的三枝干结构的“生花”出现。自明治时代开始,日本花道又受到西方的影响。
1000年前的日本书法,写的如何?
1000年前也就是我国的唐宋时期。其实早在唐朝,日本包括朝鲜半岛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其书法确实处在向中国书法取经和学习的阶段中,这些临邦小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都处于发展之中,都尚未健全。尤其是日本,在移植汉文化上则是不遗余力!仅在贞观4年,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就多达19次。其中以橘逸势、空海、和嵯峨***三人,在书法成就上最突出,并称当时日本书坛的“三笔”;传播书法则以学问僧 最澄和空海的贡献最大,在唐时也倍受唐宪宗以及文人学士们的称赞。留学僧收集抄录的典籍经卷,多出自唐人之手,多代表唐代社会书法的艺术水平,并且广泛流通于日本社会各阶层,还被日本的贵族阶层顶礼膜拜,并成为当时日本上流社会的高雅嗜好!
其次,鉴真和尚东渡,也为日本首次引进了王羲之以及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真迹,这对日本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再者,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和风范!你看在盛世唐朝,所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都是开放的,不怕各国来学,而是欢迎你们来学,久而久之,我们的文化就渗透和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你中有我了最后就变成我了。就好像现在还处在上升的阶段的中国,对世界各国都秉承和平与友好的态度,专注自身的发展,举国一派欣欣向荣之相!所以,我泱泱中华,温厚之谦谦君子,亦如书法,要正视自己,正视周围和历史,进而才有大国之气度和胸怀。
应该也不错。
1000年前是我们的盛世***。***有欧、颜、柳,有张旭,有孙过庭,还有更多的书家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知道日本从隋朝朝开始派遣使来华,唐朝***年间到达顶峰。从中日文化的交流来看,书法传入日本并不奇怪。而且还是顶级的书法及理论传入日本也是应有之意。
1000年缩小到100年吧
2015年是日本西武铁道开通百年
举办展览
见到当年铁道开通间的公告书写原件
文字是汉语的文兼白形式
不是日语
告诉乡民如何乘车
见到列车开来不要惊恐
不能在铁道上逗留
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日两国交流的艺术作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4207.html发布于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