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汶川县绵虒的由来?
绵虒(mian si)这个名字的来历,大约要追溯到明代了,明代曹学佺所撰的《蜀中广记》中有记载:“汶川县汉之绵虒县也。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此兽矣”。
绵虒不仅有着神兽的传说,还是大禹的故乡,传说大禹就出生在绵虒的石纽山。绵虒至今还保留着禹王宫等多处文化遗迹。
这里作为羌族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绵虒羌锋村被誉为“西羌第一村”,被授予“中国羌绣之乡”称号。
绵虒镇因“虎”而得名。“虒”是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是头上长角的老虎。
2021年7月,绵虒镇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禹文化)。
2021年4月,绵虒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汶川县绵虒是四川省汶川县的一个地名,是该县的一个乡镇。绵虒这个名称据说来源于藏语,是“飞翔的雄鹰”之意,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色彩。
相传,古代一位藏族勇士在这里打败了一只凶猛的大熊,从而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和崇拜。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当地人将这里命名为“绵虒”,象征着勇士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空,成为了一个***人物。
此外,绵虒还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周围的山峦环抱,河流蜿蜒,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绵虒(mian si)这个名字的由来,大约要追溯到明代了,明代曹学佺所撰的《蜀中广记》中有记载:“汶川县汉之绵虒县也。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此兽矣”。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虒(sī)、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汶川因县西汶水(现岷江)得名,西汉时为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1952年县城由绵虒迁威州;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2年恢复汶川县至今。
据记载,汶川县绵虒得名于东汉时期。
刘秀定都洛阳后,恢复西汉地旧制,改绵虒县为绵虒道,仍隶蜀郡。安帝延光三年(124年),撤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复置汶山郡,绵虒为汶山郡辖。西晋(265~316年)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以汶山郡隶益州,改绵虒县为汶山县,仍为郡治。
四川传统陋习?
一是凉山州蹲地就餐,盆装肉汤陋习。这是一种不注意环境卫生的聚集性用餐方式,大家蹲在地上,既不用筷子和勺子,也没有碗和桌子,直接用手抓肉来吃,直接用自己使用的勺子在菜盆中搅来搅去喝汤,这种就餐方式极易传染疾病。
二是个别彝族地方高额彩礼。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陋习。
四川艺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舞蹈系
中国舞表演(古典舞、民间舞)、 舞蹈编导、舞蹈表教
戏剧系
影视表演专业
文化管理系
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图书档案管理、文秘
艺术设计系
室内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景观雕塑设计)、艺术设计(广告与会展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码媒体设计)、产品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音乐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川古老民间艺术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52429.html发布于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