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作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西方艺术在14至17世纪的相同之处?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
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
它比***、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中西情感表达差异案例?
01.《江城子》:中国的第一首悼亡词。
与苏东坡恩爱情深的妻子王弗27岁去世,为他带来沉痛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写下了这首《江城子》,被***陈师道誉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并传诵千古。
中国文学史上,从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悼亡诗”。到北宋期间,西晋的潘岳、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是写悼亡诗最有名。他们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
而用词写悼亡则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最典型的特点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用下片五句诗记录梦境,其他的语句则直抒胸臆,倾诉悲伤,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中国的情感表达是属于比较含蓄内敛的那种。
西方的情感表达是属于奔放直接的那种。
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中国人只是含蓄的用行为默默表达着。而西方人选择展现自己的爱意,更是上场溢于言表。中国人在送别之时,留给的是眼神的关怀。外国人在送别时留下的是不舍和大声的思念。
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哪些?
我们说,文化是艺术的根。任何艺术的产生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文化环境背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艺术上的差异。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西方就有崇尚人体的文化习俗,他们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存在,是最值得欣赏和赞美的物象。在这样的文化理念支配下,当时的工匠艺人以雕塑的形式将男子的阳刚雄健之美和女子的阴柔婀娜之美表现出来,形成早期的人体艺术。
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孟的儒学和老庄的道学为基础的,表现在艺术上就是“含蓄内敛、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书画笔墨艺术和“书画同源”“画书诗印一体”“似与不似”“重意不重形”的艺术创作理念。
西方文化开放张扬,表现在艺术上就是表达直接,更注重艺术家个人思想情感情绪的表露,因此形成了以写实为主的传统。中国文化含蓄内敛,表现在艺术上就是更注重文化底蕴和读者的感受,因此形成了以写意为主的传统。
中国艺术是东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和西方艺术一道,成为世界的两大主流艺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西方艺术交流例子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9373.html发布于 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