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巩俐,中法文化交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巩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巩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电影为何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频频失之交臂?
影片 导演 年份 成绩
《英雄》 张艺谋 2003年 提名
《卧虎藏龙》 李安 2001年 捧得“小金人”
《饮食男女》李安 1995年 提名
《喜宴》李安 1994年 提名
《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年 提名
《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 1991年 提名
《菊豆》 张艺谋 1990年 提名
中国电影为什么会离奥斯卡越来越远?
中国电影其实是分广义和狭义的,从广义上讲,中国电影包括内地、港台、甚至只要是华人拍的电影,都是中国电影。
那如果这样来看的话,中国电影曾经拿过几次奥斯卡,在电影行业,最耀眼的华人,当属凭借《卧虎藏龙》拿到最佳外语片的李安。
但从狭义上讲,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乃至华人电影,发展历程完全不同,也不该分属在同一个标准下去评判。
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内地)电影离奥斯卡最近的时候,共有两次。
离奥斯卡越来越远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奥斯卡现在虽然是一个国际性的奖项,但终究是以西方思想理论为标准来评奖的!
因为现在奥斯卡评奖标准,获奖电影基本遵循美国精神,就是歌颂爱情.家庭观念.为自由民主的斗争.虽然也有与中国文化相同之处,但如果现在中国电影拍出来的都是得奥奖水准的电影,那么在现阶段来说就只能是用中华文化来迎合西方的主流思想与评判标准,这种是不可取的。
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脱离了民族的东西一味的迎合奥奖标准,很有可能学不到它的精髓,最终却失去了原来自己的特点。
现在中国电影虽然拍出的烂片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认近几年拍出的大片的质量还是在不断提高的,带有鲜明本土色彩和文化因素的影片数量不断增多的。从这一点来说,只要中国电影在努力进步着,那么离奥斯卡远了有什么关系?
随着国家实力不断的增强,会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热心本土文化。同时中国文化也必然会增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国的电影只要不断发展,离奥斯卡远近根本无关紧要。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的东西,一定要用西方的标准衡量,特别是那些泡过洋水的所谓砖家精英,开口诺贝尔闭口奥斯卡。还有很多留洋的经济学家,洋人的经典理论倒背如流,但有自己的东西吗?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华几千年源远流长,中国老百姓勤劳智慧,中国经济勃勃生机,中国电影市场跺跺脚,全世界都发抖。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为什么?砖家们,说说看吧?
奥斯卡是什么?我不知道中国电影为什么要去奥斯卡?我们离奥斯卡越来越远,又怎么了?凭什么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
我相反认为远离奥斯卡是一种好事,因为远离了他们的价值观,我们中国东方的价值观应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屈从他们的评价体系。
庆祝中国电影远离奥斯卡。我们中国应该开创一个奥斯卡相匹敌的电影节,价值观应该由我们来定而不是由他们来定,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文化崛起的开端。
暂且只讨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91年 《菊豆》 中国(提名)
1992年 《大***高高挂》香港(提名)
1994年 《霸王别姬》 香港(提名)
《喜宴》 台湾(提名)
1995年 《饮食男女》 台湾(提名)
2001年 《卧虎藏龙》***(获奖)
2003年 《英雄》 中国(提名)
翻了历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及获奖记录,能找到的也只有这七部电影。
七部中仅有2001年《卧虎藏龙》获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巩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巩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7242.html发布于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