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看待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物质形态,也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总体上是由内在的组织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2、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
3、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时辩证统一的。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如下:
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相互包容、相互转换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第一,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来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作品有怎样的内容,就会呼唤适合这内容的表现形式。
第二,艺术形式总是以积极能动的方式服务于内容,而且其自身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所以,从艺术鉴赏即接受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是形式,这形式被认知、被体验了就是内容,所以,形式又先于内容、决定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教学组织结构艺术有哪些?
我认为教学组织结构艺术的主要有针对性,满足学生听课需要 如1、 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 如果课堂教学导课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入胜地而留连忘返。
纯音乐的组成?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 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 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3、和声:和声包括“***”及“和声进行”。***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在组织与构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7085.html发布于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