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晚清的广州

cysgjj 2024-08-29 33
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晚清的广州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粤剧和京剧哪个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粤剧和京剧哪个历史久?谁先有?
  2. 清朝时期当西方列强未能进入广州的时候,上海是如何成为中西方贸易中心的?

粤剧京剧哪个历史久?谁先有?

粤剧 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

京剧 是陈长庚把京城的四大徽班糅合首创的。

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晚清的广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粤剧历史久,粤剧先有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晚清的广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语言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

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晚清的广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朝时期西方列强未能进入广州的时候,上海是如何成为中西方贸易中心的?

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

1842年,英军凭借着坚船利炮终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也使中国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南京条约》里明文规定开放五处口岸。签约后不久,美、法也接踵而至,乘机索取特权。英法美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企图通过各种正常与非正常的贸易手段夺取中国大量白银。这五口中,上海的地位是最低的。上海当年仅仅是一个小县城,是中国最低的一级行政单位,所以就没有什么入城问题。这时候洋人都来了,这怎么办呢?上海人就给洋人们专门划了一块地,就在黄浦江苏州河的河滩上,你们自己在那盖房子吧,地反正是租给你们了。然后当时外国人也不想进城,于是上海就没有进城问题了。其实后来英国人,美国人和法国人都在上海建了租界,英国的租界和美国的租借合并成了公共租界,法国的租借是单独的租界,这两块租界就成了他们外国人在上海的存在。所以到了1850年的时候,上海已经取代广州成为了中西贸易的中心。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上海这个地方腹地很大,整个长江流域以及支线都是它的腹地,而上海这个最大的水道也构成了它便利的交通,所以货物的运输也很方便,加上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它又是当年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外国的商品都是从那里进入国内市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广州看晚清中西艺术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42524.html发布于 2024-08-2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