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海上书画名家

cysgjj 2024-08-10 37
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海上书画名家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近代张姓书法家都有那些?铙歌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上书画艺术交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近代张姓书法家都有那些?
  2. 铙歌册赏析?
  3. 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近代张姓书法家都有那些?

张祖翼,龆年即好篆、隶、金石之学。篆刻,师邓石如,宗石鼓、钟鼎;隶法汉碑、魏碣,皆出于汉魏三代的吉金乐石,属于典型的碑学书风。亦能行、楷书,兼有碑意。其篆隶成就当高于其行草。

中年以后,其精心创作的篆隶作品上,有时会钤有一枚由邓石如所治白文长方印:“八分一字直百金”,这应是当时市场对其艺术品价值的一种认同。

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海上书画名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泠印社柏堂后石坊额上隶书“西泠印社”四字,为其所书。

张祖翼长期寓居海上,时与吴昌硕、高邕之、汪洵,同称海上四大书法家。著有《磊盫金石跋尾》《汉碑范》等。

他最早提出“海上画派”的名目。偶写兰竹,俱有韵致。力充气足,望而知为书家笔也。卒年六十九。《韬养斋笔记、广印人传、海上墨林》

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海上书画名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铙歌册赏析

《篆书铙歌》册,纵32.5cm,横36.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册篆书录《铙歌》“上之回”、“上陵”、“远如期”三章。末识:“同治甲子六月为遂生书,篆法非以此为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宜默会之。无闷。”下钤“之谦印信”印。无藏印,未见着录。据自题知此册书于同治三年(1864年),时赵之谦35岁,当是其早年书风初成时期的作品。另从题语分析,此册应是其为习书***所书范本,与《许氏说文叙》册属同一性质作品。此册用汉篆法,又有隶书笔法融汇其中,起笔处多方隽,复具魏碑书法特色,由此可见赵氏书法融铸古今、各体杂揉、终为己用的独特书法面貌。结字略长,中锋用笔,沉实厚重,精气内敛,是赵之谦篆书代表作之一。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 -1884年11月18日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同时又不囿前人,勇于创新。他通过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巧妙地将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融会贯通。 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海上书画名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铙歌册是一种传统中国乐器,常用于庆典和节日等场合。其外形独特,发音清亮,能够产生悦耳的铿锵声响。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来掌控节奏和音量,体现出其独特的技巧和韵味。铙歌册演奏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音乐享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一般认为,文徵明的小楷高于其行草作品,但我还是喜欢他的草书

老文的行草取法黄山谷,笔力刚劲,点画峻利,充满阳刚之气。

他的书风与祝枝山相近,其正大气象超过明初诸家,格局大,行笔健,气势雄强,威风凛凛。

但他的字也有明显缺点,即过于生猛,从容尔雅之韵稍差,过于放而不懂收。学习他的字,稍不留意,即有可能流于恶俗一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上书画篆艺术交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8873.html发布于 2024-08-10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