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道德经》传世本与帛书、楚墓本的关系?
《道德经》的传世本通常指的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也称为通行本;帛书本是指1***3年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发现的甲本和乙本;除简本是指1992年在湖北荆州楚墓中发现的简牍本。帛书本有19个较为正规的分章点,含有13个钩钩点点,虽然不太正规,但都标注在两章之间或者应该重新分章的地方,另外还有82个显然是断句的符号。
楚简本分章多于帛本,其分章点为黑色方块,一般标于每章之后也有标语之前的,或者标明其他符号空格等。
帛本和简本发现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通行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通行本更接近道德经5000言的说法。帛本与通行本相比较有200多不同,固然有说帛本是随葬品抄写匆忙,还有许多字是通***字、***借字,但都不失为研习道德经的最佳读本。
王弼本的道德经,和河上公的注释本在字意的解释上和思想上,被人们公认为是最接近老子原始思想的版本。
其实不管是哪个版本,都是对“道”的一种诠释,本来到的形态形式就是千变万化的,但道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因无而生有。
道的思想一以贯之,通行本把它分成了八十一章,也是为了方便后人解读。王弼本一共5476个字,其中“不”字出现235次,“无”出现100次,“道”出现72次,这些高频率的出现都是为了诠释一个字“道”,然后指导人们依道行事,称为了德。
通行本成书于三国时期,帛书本成书于西汉时期,楚简本成书于战国时期,三个版本的成书年代从近到远,各本之间差异还是相当大的。
从时间来看,自然是较早的版本与老子原本更为接近。从内容来看,能明显发现后出版本对先前版本的修改、篡改或错简重排。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字之差就能完全改变文意。但不知为何竟有那么多所谓的公知、大师会说各本《道德经》没什么区别,自己一通百通了。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甚至某些人还喜欢言语攻击别人,认为别人对文字的认真考证是愚蠢无知,就好像不管他们怎么胡编乱扯都真理似的。
估计是这些人曾经研读过一两本通行本《道德经》,然后想法就定型了,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而且他们无法接受自己花费精力研究出来的那点成果付之东流吧?但事实就是事实,能忽悠得了一时,但不能忽悠一世。面对现实,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才是求道的正确态度。
楚简《老子》虽然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版本,但由于残缺不全且文字古老,难以窥其真容。目前所能见到的楚简本解读问题较多,仍需深入研究才能更加贴近老子本意。到时大家就会发现,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道德经》原来并不是人们所说那个样子。
这个没有具体研究,只是稍稍留意过。版本的不同,主要是句读不同和个别字不同,争议不十分大。我们应主要选择依《道德经》而有成就的道家人物的注解来读,即使这样,也不一定契合原意,因《道德经》是道家功夫口诀,许多祖师多天律所限,都是写出一二,其它大多都隐于词句中,没有真师的点破,几乎读不懂的。也不是圣人吝啬,是你的功夫达不到那一步,过去都是一步一步来的,所以真义逐渐隐没了。丹法火候全诀,古人称为千古一遇,人才难得,成就一个人很不容易,还需一步一步来才行。
不敢妄言,无从知晓,但是中华文明始于中国文字诞生,每个字就是一个太极,亦分阴阳,字以载道,经书更是一样,即然传承至今,也许几种版本有不同,但表达的道理应该不会有大偏差,应通篇阅读,如认为有异议,是我们没有看懂。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与希腊人研究哲理方向的不同。中国人研习带有极大功利性,于我于人于家于国于世无益者,极力否决,反之极力往自己这边扯。发展下来,中国哲学己完全背离宇宙法则,逻辑推导陷入人为概念陷阱,不能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千年下来导致技术落后于西方;这是不争的事实。
道德经以宇宙为准则,孔子学识所限,等而下之以人为准则,拜老子为师并非其谦虚,实不能窥透宇宙真谛。而儒家又分出两派:法家和儒家(说法家以老子为师那是儒棍自我拔高本门智商),研究的顶点都囿于人性。所以有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之争。其实人性无谓善恶,无非是为完成人生密码DNA的延续,被迫***取的万千形式的选择。冠之以善恶之名,如劳兰德所言: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
儒家即使等而下之只以人性为顶点,法家《商君书》役使国人行为两千多年;儒家礼教操控国人思想亦近两千年。
单举一例:道德经其中一句:欲灭强者先使其更强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搞不懂。范蠡是如何教勾践灭吴的过程,大家想想都觉得厉害;任你儒学以人性善恶为顶点,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逻辑思维。
待续…欢迎拍砖
求推荐有趣的科普书?
说到看科普书,很多大人总觉是小孩的事儿,其实我觉得成人更应该不断学习。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职场沉浮,很多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比自己以为的都要欠缺的多。而好的科普书籍,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图文并茂,也不应该仅仅面对学龄儿童。更应该面对成人,不仅仅以普及某领域的知识为目的,更应该富含超越时代的科学思维和哲学思想。
这里列出一些我认为可以达到“四大名著”级别的科普著作,我确信,认真读完下列每一本书,都会让读者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一. 理论物理
1. 时间简史
霍金的力作,让你从零基础到理解理论物理的整个框架。 一句话介绍:时间无向,黑洞不黑。
2. 宇宙的琴弦
适合看完时间简史之后再看,可以看做时间简史的进阶读物,对理论物理最前沿的弦理论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一句话介绍: 十一维的琴弦弹奏出了宇宙。
3. 量子物理史话
感谢邀请!大家都知道科普类的书,是让孩子开阔视野,知识面的书。可很多书都是把知识点归类罗列出来了。比较枯燥,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下面推荐几套儿童比较喜欢的科普书
1: 乐乐趣的揭秘系列。是一套洞洞书,每个知识点上面都有一个秘密的小翻页,引起孩子的兴趣
获得了非常多国内外的殊荣,包括:
英国“地理学会”银奖;
入围英国***学会青少年科学图书奖;
英国儿童科教图书排行前十名的经典科普系列;
英国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童书,中国国家新闻总署向全国儿童推荐科普读物……
所有的科普知识都在弗瑞斯老师的带领学生们,坐上神奇校车去冒险的故事中完成的。是一套趣味性极强的科普绘本。
3:也是乐乐趣出版的立体书,《我们的身体》《恐龙》价格比较贵,3岁的孩子就可以看了。
题主问的过于宽泛,因为科普书应该有不同的受众和人群,所以我们可以把科普书分为针对儿童的,针对成人的,甚至是针对特殊人群的。这里只能根据个人的理解推荐一些相关的信息。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的,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组织家和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代表了中国最优秀的科普作家群体,中国科普作协设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设立的国内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荣誉奖,也是中国科协系统组织开展的八项奖励活动之一,用于表彰奖励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优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机构。
2010年12月29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的第一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颁奖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首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奖励范围分为科普图书和科普[_a***_]动画作品两类,共征集科普图书类作品308种,科普***动画类作品150余部。来自全国22个省级科普作协、100余家出版社及***制作单位参与了推荐作品。2010年6~8月,评委会对科普图书类作品和科普***动画类作品进行了评审。评出图书类优秀奖18种,提名奖40种;***动画类优秀奖6种,提名奖12种。
目前已经评选了四届。
此外,科技部每年也会公布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详细信息可以百度一下哦。
当然,在国外有很多出自明星科学家之手的优秀科普作品,比如《宇宙》《盲眼钟表匠》《时间简史》、《自私的基因》、《语言本能》、《人之误测》、《人脑之谜》、《宇宙的琴弦》等等,等等。
不过,国外很多机构也都会评选自己的优秀图书,比如英国***学会科学图书奖,美国科学促进会 / 斯巴鲁“科学图书与电影”优秀科学图书奖,新西兰***学会科学图书奖,等等。
鉴于其他答主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里提供的信息供题主参考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参考文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8066.html发布于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