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论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儿童文学家对中国儿童文学家的影响?
作为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教授坦承,自己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形成,受到了俄罗斯儿童文学的深刻影响,而俄罗斯儿童文学对中国儿童文学更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在上世纪30年代,俄罗斯(苏联)儿童文学主要经由茅盾和鲁迅这两个重要人物介绍到中国。鲁迅和茅盾为中国儿童文学引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他们不约而同地借鉴了苏联的儿童文学。上世纪50、60年代,《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丘克和盖克》《铁木儿和他的队伍》等一大批作品被译介到中国,成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
俄罗斯儿童诗人?
尔涅伊·楚科夫斯基,198部作品,发行量235万册
楚科夫斯基的作品发行量高不无根据,因为他是最受欢迎的儿童诗诗人之一。苏联时期他的作品曾发行数百万册。其著作《鳄鱼》的问世足以与《哈利·波特》的成功相提并论。作家的作品语言非常生动,内心也充满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他的诗,对许多诗都能倒背如流。
2、阿格尼亚·巴尔托(Agniya Barto),115部作品,发行量119万册
阿格尼亚·巴尔托的诗插图。制图:Genrikh Valk 苏联女诗人巴尔托朴实无华的诗作中的主人公包括掉到河里的小球儿、被主人丢在雨中的毛绒兔以及许多其他玩具,当然还有孩子。巴尔托用最简单的语言为苏联的少年儿童奠定了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的基础。“小熊掉在了地上/小熊的手掌断了/但我仍然不会抛弃他-/因为它是我的好朋友。”事实上,巴尔托和楚科夫斯基之间曾存在对立,巴尔托称楚科夫斯基的诗反苏,但无论排行榜还是读者喜爱程度方面,二者均不分伯仲。
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1913—2009)男,俄罗斯诗人、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生于莫斯科一个世袭贵族家庭。14岁时随家人迁往俄罗斯南方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1928年15岁时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市的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诗作,从此开始职业文学创作生涯。
1933年回到莫斯科,先在莫斯科市内的一家针纺厂当零工,后又在列宁格勒一家地质勘探研究所当绘图助理,在这一年他还成为《消息报》读者部的非正式工作人员。
在该时期,其作品先后在《共青团真理报》、《消息报》、《莫斯科晚报》、《真理报》、《星火》、《先锋》、《探照灯》等苏联中央级的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1935年,他创作的多卷本儿童叙述诗《斯乔帕叔叔》出版,奠定了其杰出的儿童作家的地位。
1935至1937年在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卫国战争时期在南方战线和空军报社工作。
1941、1942、1950年3次获得斯大林奖金。
1950年加***共(布)。1954年进入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1958年进入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理事会,1965年进入苏联作协书记处(相当于“作协书记”),1967年进入俄联邦作协书记处。1***0至1990年担任俄罗斯联邦作协***。
1***0年因“近年来的儿童诗歌”获得列宁奖金(苏联最高奖)。
1***1年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3年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俄儿童文化艺术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6476.html发布于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