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遣唐使对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过哪些贡献?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嵯峨***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阿陪仲麻吕对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仲麻吕是日本杰出的遣唐留学生,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以他的非凡学识和高尚品***得中国朝野的器重和信任。仲麻吕仕唐期间,实际上起了民间大使的作用,他为增进中日友好、提高日本国际地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仲麻吕在唐的积极影响,增进了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了解。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中说:“海东日本国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天宝年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到长安。由于仲麻吕的指导,藤原清河大使在朝见时礼仪不凡。唐玄宗曰:“闻彼国有贤君。今观使者,趋揖有异,乃号日本为礼仪君子国。”并给与破格的优遇,命仲麻吕为响导,引导日本大使等人参观大明府库及收藏佛、道、儒经典的三教殿。又特请名画家给藤原清河等人画像。古历正月初一贺正,唐玄宗在含元殿接见各国使臣。从前的席次是,新罗、大食居东班、吐蕃、日本居西班。这次使日本和新罗调换了位置,日本大使居东班首位,提高了国际地位。仲麻吕虽然没能回国直接向日本人民传授中国文化,但是由于他在唐的地位和影响,却为其他许多日本留学生的学习以及两国学者的往来提供了方便,例如鉴真和尚的东渡就是和仲麻吕的努力分不开的。公元753年,藤原清河在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等人的陪同下到杨州延光寺参谒鉴真和尚,并聘请他东渡过海,上日本去传戒。鉴真同意搭乘遣唐使船前往,鉴真曾多次渡海去日本,但都失败,唯这次成功了。 仲麻吕作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今天已结成累累硕果。为了他的不朽业绩,日中两国分别于1***8、1***9年在奈良和西安建立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座落在兴庆公园的兴庆湖畔,兴庆公园是唐玄宗兴庆宫的故址,也是仲麻吕仕唐期间经常出入的地方。碑上镌刻着仲麻吕的生平业绩以及他的《望乡》和李白的《哭晁卿衡》两首著名诗篇,供人瞻仰怀念。让阿倍为增进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中日两国人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日友好艺术交流活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30744.html发布于 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