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国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方案

cysgjj 2024-05-22 25
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国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方案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粹文化艺术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粹文化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吗?京剧是中国国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粹文化艺术交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粹文化艺术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吗?
  2. 京剧是中国国粹,我们该如何做好京剧的传承?

书法中国的国粹吗?

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与武术、中医、京剧被我国称之为四大国粹。

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

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国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堪称中国一绝!



京剧是中国国粹,我们该如何做好京剧的传承

谢邀。

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国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来说,很难,难到没有可执行的可能。现在只能是继承下去,也就是让京剧还存在,还可以有常规演出,而不是变成博物馆和纪录片艺术。

至于很多策划的建议,比如多演什么的。关键在执行,说到底,排戏的费用和演出的各种费用怎么算?全部国家出?那回报是什么?抛开回报论,经常演,有多少人会去看呢?上座率多少?想去***的,掏的起来票钱不?有时间***吗?

咱们不需要做大范围的调研。看见我这个答案的,回答一下,你所在的城市京剧团的位置,演出的场地?你一年去看几次?你周围亲友去几次?你的职业和此是不是有相关?

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国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就知道京剧目前的土壤了。当然,全民京剧明星例外,那个属于明星,已经不完全是艺术来衡量。而是相信资本和市场

京剧作为国粹,要想发扬光大,首先要放下架子,向地方戏剧学习

我国自古以来,行成了好多地方戏,久盛不衰,什么原因?这些地方戏植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百姓喜欢。百姓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戏。有不少百姓还会唱这些戏。这就是地方戏发展的基础。

农村,看个地方戏很容易。要想看个京剧,难了,上哪儿看去?

京剧要想发扬光大,就得让百姓们能看到,能喜欢,做到了这一点其他问题都好办了。

题主问:如何让京剧传承下来?曾经和一些从事京剧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京剧传承一直再继续

1.京剧的传承一直在继续

京剧,从诞生到今日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的传承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徽汉合流”后应该算做京剧的第一个传承时期,奠定了京剧的基础和框架!第二个传承时期应该是以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大师为首的流派时代,从“伶界大王”到“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京剧舞台,一直都可以算做京剧的第二代,旦行出现“梅、尚、程、荀、张”等、老生界有“谭、马、杨、奚”等众多流派,直到今日的京剧舞台上还再上演谭、梅等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剧目,还唱着百年前的老唱腔,可见,京剧的传承确实一直再继续,但有传承还要生存!

2.培养京剧生存的土壤

京剧要生存,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土壤!面对***多元化的当下,京剧从百年前的“全民皆唱皮黄调”到今日的“小众艺术”,与其说是京剧的传承问题,不如直接归为京剧的市场流失更为贴切!对于京剧,市场绝定了它的生存方向!没有生存的市场,再精致的艺术也无疑只是一个毫无抗击打能力的花瓶,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那些京剧从业者是否依然从事这份职业都是个未知数,传承或许会出现断代!

京剧的传承一方面要提升京剧自身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培养京剧生存的土壤,二者缺一不可,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欢迎补充!

提起京剧,在我的脑海里已有深刻的印象。在60.70年代京剧可是不需要普及而普及到了大江南北,连我们这小小的村庄也时不时就有模有样地演一场。当时我们还是小孩,可有的样板戏到如今我都能大致唱出来。原来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最好的就是大队宣传队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文艺演出。但是我们公社每年都要搞戏曲汇演,因此很多戏剧唱段都成了流行音乐,每个人都会唱。记得在学校每天不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就是《穿林海》。而今电视电影发展太快,小孩上网打游戏,大人上网聊天,谁有闲心关注京剧。就拿戏曲进校园来说,本来是一件可喜的事,可是缺乏懂京剧的人,没法教学生,因此戏曲课只是个摆设。如果有检查大家做做样子,搞几本资料就验收了。要想发扬光大京剧,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落到实处,让整个社会都重视起来,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在行动上。杜绝那些***把式,***检查,或表功的领导。经常性地搞一些京剧汇演,(是指校与校之间,区与区之间)加大力度,当“脱贫”样的攻克。只有这样,京剧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粹文化艺术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粹文化艺术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20834.html发布于 2024-05-22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