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现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西方神话起源?
在古代,人们对看到的事物和现象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他们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就只能用想象的办法来说明一切。
随着口口相传和再渲染,而成就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有趣的神话故事。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当说到西方神话,最先想到的当然就是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涵盖大量神话传说故事,其中很多都通过希腊艺术品来表现,比如古希腊的陶器绘画和浮雕艺术。这些传说意在解释世界的本源和讲述众神和英雄们的生活和冒险以及对当时的生物的特殊看法。这些神话开始于口耳相传,今日所知的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已知的最早的古希腊文学作品有荷马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着重描写了和特洛伊战争相关的重大***。基本上和荷马是同时期的赫西俄德的两部诗歌《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包含了当时的学者对世界起源、神权统治和人类时代的延续以及人类疾苦和祭祀活动的起源的看法和认识。除了《荷马史诗》之外,还可以从《史诗集成(英语:Epic Cycle)》(抒情诗,公元前5世纪的悲剧作品)、希腊化时期的学术作品和诗歌以及罗马帝国时期的作品,如普鲁塔克和保萨尼亚斯的作品中发现希腊神话的踪迹。
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艺术、文学和语言有着明显而深远的影响。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诗人和艺术家很多都从希腊神话中获得灵感,并为其赋予现代意义。
元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主要内容?
元代
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新局面。大蒙古国地跨欧亚,不仅经过中亚通往波斯、***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来往更频繁,而且范围更加扩大,向西直达欧洲。联系南海及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代基础上更繁荣活跃起来。蒙古国及元朝统治者对于宗教只求其为大汗降福,***取兼收并蓄政策。教皇为防止蒙古向西侵略,又想联合蒙古抗击***势力,1245~1342年,一百年中多次派遣教士东来,要求结好,并设教堂布教。1307年,孟特戈维诺被教皇任命为大都及东方总主教,接受其洗礼者达六千人左右。欧洲教士也兼营商业,从事贸易,波斯、***以及欧洲的商人更是接踵而来,马可·波罗一家最为有名。他们大都留下了游历记录,有助于欧洲人了解东方,马可·波罗的书对以后欧洲人东行
13-14世纪时,中国运往埃及的蓝色锦缎,其花纹图案带有***特色, 埃及阿扎姆墓地出土。
探险启发尤大。中国与波斯、***人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伊利汗国广泛开展。中国的天文历法、医药之学、钞法及雕版印刷术、驿传之制,以及算盘,都传入伊利汗国,有的更向西传播到欧洲,而印刷术可能在此以前已从其他途径传入***国家。中国的火药于13世纪传进***国家,火药的主要成分硝,波斯人称为”中国盐”,***人称为“中国雪”。西方语言中的茶字译音,一是从福建方音传去,另一则由蒙古西传的北方读音。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知识等,也随着大批东来的波斯人、***人传进中国,相互起了促进作用。蒙古统治者虽与周边诸国有过战争,但高丽、日本、缅甸、暹国、爪哇等国商船贸易从未中断。元朝原在七处港口设市舶司,后经裁并,只留庆元(今浙江宁波)、泉州、广州三处。中国与高丽之间文士的往来,与日本之间禅僧的往来,都极为频繁密切。制瓷技术也在此时传入暹国。中国旅行家周达观(见《真腊风土记》)到了柬埔寨,汪大渊(见《岛夷志略》)泛海直抵非洲东岸,这时关于非洲的知识又胜于宋代。非洲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到过泉州、广州。他们的游记,成为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外艺术作品语言研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18743.html发布于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