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民族融合的看法?
民族融合关键是文化是否得到认同,如果文化得到认同,就是正能量,民族差别虽然存在,但是能和谐相处,如果文化得不到认同,那就是负能量,文化冲突会导致种族、民族、宗教等冲突,给这一地区带来动荡和不安。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下令,鲜卑人必须改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与***通婚.在政治制度上***用汉地传统制度,任用***为官.
这些措施目的是争取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鲜卑人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在法律上确认了长期以来在北方存在的民族融合的成果,并使之后民族融合的速度大大加快.
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价值观值得传承的?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
4、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人们普遍认同、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原则,广泛渗入到民族血脉、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和价值追求当中,历来就有崇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具有文以载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具有家国天下的博大文化情怀。
最传统的待人接物,餐桌礼仪,社交礼仪。对父母,对尊长,对兄弟,对上司,对属下的礼仪制度。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扶老人过马路是一种时尚,那现在老人碰瓷就是社会风气的倒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封闭的体系。尽管在中国古代限制对外交流的条件下,但它还是以开放的态度实现了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融合。
保护非遗的目的和意义?
非遗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保护非遗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文物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
非遗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交流与民族认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14295.html发布于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