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照片

cysgjj 2024-04-16 24
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照片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左传是怎么描写战争的?战争论哪...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绘战争艺术作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左传是怎么描写战争的?
  2. 战争论哪些属于战争艺术?
  3. 战争史上有哪些不起眼的小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

左传是怎么描写战争的?

《左传》尤为出色的是善于描写战争,这集中体现了它高超的叙事艺术。作者生当战乱之世,耳濡目染,习于战事,了解并善于描述战争。对当时一些著名战役,如秦晋韩之战、宋楚泓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烇之战、晋楚郝之战、齐晋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齐晋平阴之战、吴楚柏举之战、齐鲁清之战等等,都有非常出色的描写。《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彩,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绘声绘色。这样的战争描写,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后所难及。

战争论哪些属于战争艺术?

拿破仑时期之后 由德国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为代表 大约时期在于一战前夕

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争艺术真要追溯根源的话是在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时《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的写的,他曾和拿破仑打过仗,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时开始写书,1830年被调任炮兵监查部,临出发前把书稿交给妻子,1831年,他去世,之后他的妻子整理了他的书稿,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全书十卷,前三卷便是《战争论》抽象的“战争艺术”一说

战争史上有哪些不起眼的小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这里给普及一个小玩意,那就是低调的工兵铲。

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现代战争的一部分,工兵铲的出现把战争模式带进了令士兵们噩梦般的堑壕战。

早期***因为射速慢,每分钟仅能够发射两到三发,当然精确度也是相当感人。

因为早期***们的不争气,让呆板的线式战术因此风靡了17,18世纪欧洲大陆。

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战术有呆板呢?小编给各位演示一下,一个90人的3X30的方队,在滑膛炮的掩护下,踩着鼓手的鼓声,以每分钟74步,每步74厘米的速度向对方军阵前进,等双方的距离进入百步的时候,开始一起开枪,在百步范围内以最大杀伤敌人,接近后再以***战的方式消灭对方。

当然这种战术由于***的逐渐发展,使得这种战术又遭淘汰。

到了19世纪中期,由于像斯宾塞***,毛瑟等一大批火力重器的服役,各国的军队火力得到了加强,士兵们为了保护自己就开始挖掘战壕。因此提供一把能够支持普通士兵快速挖掘战壕的铲子就成为军工部门的新任务。

工兵铲这种步兵利器当然是陆军强国普鲁士(德国)发明的,德国人的工兵锹为方头锹体,在前端两侧有一些的弧形过渡,由纯钢锻造而成的厚重,弧度较小。为了减少阻力,同时在使用时拥有杀伤力,设计方在前端和两侧均开有刃口。为了防止工兵锹误伤同伴,德国工兵锹配有专门的锹套,士兵们可以用束条将装入锹套中的工兵铲挂在身上。

既然很多朋友都说了马镫。本人就再介绍一个小发明。

发明虽小,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战争形态。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

***对近代火枪军队的意义,远比它的名字听起来要重大的多。

由于初期火枪发射程序繁琐,导致射速很低,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分钟可发射2发***,射程大约100米—200米。

由于射速低、射击精度差、射程近,所以,火绳枪部队,面对敌方骑兵冲击时,在***发射之后,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必须有冷兵器部队的掩护才能在战场上生存。火***自己也需在火枪之外,再配备一把刀剑或一支长矛。

于是,西班牙方阵应运而生。依靠火***和长枪兵的密切配合,西班牙方阵一度横行欧洲,所向无敌。

中国则出现了以“车营”为代表的冷热兵器混合部队。

但是,这种冷热兵种混编的作战队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严重的限制了火器部队的比例和数量,限制了火力的发挥。纯火器部队迟迟不能出现。

最早装备***的火枪,要数中国明朝快枪。早在1451年,明朝边军创造性地在铁铳上安装矛头用于刺杀。

马蹬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发明,但是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彻底超越步兵,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成为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力量,直到铁丝网、机枪的出现才被淘汰。

早在公元前1000年,骑兵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的骑兵只有比较原始的无蹬马鞍,甚至有些连马鞍都没有,他们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弓箭,由于没有马镫,骑兵在马上需要用大腿用力夹住马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而且在马鞍上用力不方便,所以此时的骑兵冲击力有限,战斗力也很有限,大多是作为轻骑兵使用。此时的骑兵,最重要的优点还是机动性较强,可以迅速赶到需要的地方发起进攻,但是在对付训练有素的重装步兵时往往只能起骚扰作用。而且没有马镫在马上要保持平衡也是一件难事,所以只有从小训练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骑兵。

马镫具体出现在什么时候已经不可考证,虽然一般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最早使用了马镫,不过目前存世最早的金属马镫,是安阳孝民屯西晋墓和朝阳袁台子晋墓出土的单马镫,而在公元3世纪北燕墓葬之中出土了最早的金属双镫实物。

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在骑乘马匹时更稳定平衡舒适,易于控制马匹,也更容易用力,能进行复杂的战术动作,这一切直接促进了重装甲骑兵的产生,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在此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骑兵迅速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即使在热兵器时代,骑兵也依然是重要的突击力量,直到一战才逐步退出战场,小小的马镫影响了上千年的战争方式。

所以有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马镫:

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当年拿破仑通过战争掌握了法国大权,并且建立起来自己的帝国,随即率领着法国军队开始对欧洲各国进行侵略战争,因为四处征战,所以拿破仑大军的后勤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因此庞大的军需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一时间,在前线的士兵吃不饱肚子,或者吃不到新鲜的食物,就会怨声载道,不去打仗。

于是拿破仑悬赏12000个法郎来征询军粮保鲜的解决办法,要知道当时的12000法郎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将近一个亿的价格了,可见拿破仑实在是火烧眉毛了。

结果面对巨额的悬赏,还真有人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他是一个叫做尼古拉·拉佩尔的糕点师,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十分喜欢研究,他发现将煮熟的食物或者蒸熟的食物放在一个相对于密封的容器当中会能够保存一段时间,于是他立刻做了许多实验,最终发明了罐头。而有一些小东西,却真的是对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说香烟,巧克力,糖果,咖啡这些小东西都被证明了可以在心理上大大地缓解士兵的紧张情绪,一些时候还可以用作交换物资的筹码,但是点烟容易被狙杀,巧克力不宜保存。小小的口香糖却不一样,不但占空间小,还可以一直嚼,而这个动作可以大大舒缓战士的紧张情绪。

不要看骑士勇猛,人们在没有马镫之前,是不可能拿着各种武器,在马背上耀武扬威的,而有了马镫,才有了后来骑兵的大规模运用。

军用绑腿的好处极多——防止足部剐蹭受伤,避免积血水肿,成本低廉,有利仪容仪表。

喀秋莎,又被称为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比于普通的火箭炮,喀秋莎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倾泻在地方阵地,对敌人造成巨大威胁。

1941年7月14日,苏军在战略重镇奥尔沙第一次使用喀秋莎。当时,德军正沉浸在占领奥尔沙的喜悦之中,忽然,一顿火箭炮“雨”倾泻在奥尔沙火车站,不到10秒,奥尔沙火车站成了一片火海。这10秒时间让德军高层既震怒、又害怕,他们非常纳闷儿:毛熊到底研发了什么新式武器,竟然如此霸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绘战争的艺术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gw.com/post/12320.html发布于 2024-04-16

阅读
分享